NEW MIND - BRAIN HEALTH CENTRE | CLINICAL NEUROFEEDBACK SPECIALIST MALAYSIA
  • Home
  • About
    • Credential
  • Service
    • Brain Mapping
    • Clinical Neurofeedback
  • Testimonial
  • Media
  • Contact
  • Blog
  • Event
  • Info
  • Home
  • About
    • Credential
  • Service
    • Brain Mapping
    • Clinical Neurofeedback
  • Testimonial
  • Media
  • Contact
  • Blog
  • Event
  • Info
Search
Picture

精神食粮

不妨阅读此页,为你的大脑补充营养

大家都倍感好奇的心灵疗法——【催眠】究竟是什么样的?

6/27/2018

0 Comments

 
Picture
​大家可了解催眠究竟是什么么?从字面上来看,Hypnos一词源自于希腊语,意思是睡眠。原意的溯源出自于希腊神话,神话中的Hypnos是黑夜女神之子,相传他住在冥界,拥有金色的头发及眼睛,是掌管睡眠的神,能令凡人和万物进入永恒的睡眠之中。 

所谓的催眠(Hypotize),就是运用各种不同形式的引导,让潜意识在无意识或有意识中,同意接受建议或暗示。催眠状态指的则就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介于半睡半醒间,相当于一种梦幻状态或恍惚状态,但仍旧可对各种刺激产生反应。催眠术在普遍的认知下是指在完全自愿的条件下,由催眠专家用刺激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方法来引发而成的。 

更多疑惑需解答?请往下看——疑难问答Q&A:

Q:魔术表演中的催眠环节是否与真实的催眠术相同? 

A:催眠可大致分为舞台催眠秀和临床催眠疗法。两者事实上是很不同的,舞台催眠秀是夸张并具娱乐性质的。而临床催眠疗法则是以治疗作为出发点的。就如一把刀可以拿来攻击别人也可以拿来自卫一样,所以选择合格执业的催眠医师才安全并有保障。 

Q:催眠中的人士会否失去意识?催眠结束后是否还记得催眠过程中的点滴? 

A: 大部分的催眠治疗都是引导客户进入浅层到中度催眠深度而已,大部分客户都还是有意识并能听到指示;感觉到清醒或恍惚都是正常的个人反应。通常只有特定的催眠治疗案例需要进入深度催眠,如催眠以助疼痛管理等。催眠后基本上都还是可以回想起过程的点滴的。你还是会有自我保护意识的。

大家普遍对催眠的误解都来自电视上播放的舞台催眠,那大部分都是夸张的娱乐效果。 

Q:催眠是否与玄学有关联? 
A:催眠自几百年前 就受到医生和科学家的研究与重视。然而近百年前就有一部分的人运用催眠的原理与玄学神力鬼怪轮挂钩,以达到哗众取宠的效果。

如果你做做研究,你就会发现催眠是一个非常科学而且古老有效的心理调理技术;甚至在临床上发现对焦虑等心理问题,大肠急躁症和疼痛管理等有非常显著地效果。 

Q:催眠术能否直接操控被催眠者的行为举止? 
A:除非被催眠者愿意,否则这是不可行的事情。 

Q:所谓的潜意识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范畴? 
A: 潜意识其实就是我们意识转变后的另一种形式,在脑电波上则显示为Alpha和theta脑电波。那是一种高度集中精神的放松状态;一种介于睡眠和清醒之前,类似恍惚的感觉。在潜意识状态里,我们除了容易接受他人给的暗示,也可以轻易地暗示自己,从而达到改善坏习惯,信念和情绪的目的。 

Q:催眠有无危险性或失败的风险? 
A:催眠是非侵入性的辅助疗法,所以安全性是非常高的。在合法执业的催眠医师下进行催眠,他们懂得如何增强成功的几率,所以找寻催眠专家是不可马虎的。 

Q:冥想与催眠之间有没有关联? 

A:科学家发现冥想与催眠之间有着一定的相似性,然而传统冥想是没有结合任何的心理暗示和心理调理手法的。而催眠治疗本身在几百年的演化下,已经融入了许多心理治疗原理并能在无需用药的情况下帮助许多心理相关问题。
 
Q:专业催眠疗程一般费时多久?需要多少次疗程方才可解决个人问题呢? 
A:通常一个疗程是45分钟到1小时不等。多少次疗程因人而异,然而临床催眠通常都是针对核心问题的短程疗法。

通常3-6次之间就会有疗效。如果配合催眠医师教导的个人化自我催眠方法,疗效将会更棒。 

Q:专业的催眠师需要什么机构的认证吗? 
A: 在马来西亚,催眠医师属于传统及辅助医师并隶属马来西亚卫生部旗下的传统及辅助医药部门。想要成为合法执业的催眠医师需要向大马催眠医师协会 AHPM(Association of Hypnotherapy Practitioners Malaysia)注册。在卫生部颁布的传统及辅助医药法令下,受管制的传统医药领域包括中医师、印度传统医药、辅助药物及自然医学等;法令涉及的范围包 括相关领域的资格认证、研究开发及质量控制。合法的传统与辅助医药医师必须在此法令下登记,否则将会依法处置。 
0 Comments

【抑郁症】急报!不可说的那些话。。

6/23/2018

0 Comments

 
Picture
现时代当中,很多人开始了解和正视抑郁症这个心理病,但又有多少人真正看透抑郁症的真实面貌呢?

​说实在的,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够了解到心理病患者脑海中的所思所想,甚至会在不经意间,在言语上对对方造成另一形式的伤害。

不要胡乱以字句来构建更深的伤害,以下便是一些NOT TO SAY的建议:
​
1、我明白你的感受
同理心和同情心是正面的一种心态,但在很多情况下如果你真的不知道对方在经历些什么,最好不要这么说。告诉别人你都知道、你明白他们的感受,其实只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经历不被认同。不如简单的说“那肯定很不容易”,认可他们正处于艰难的阶段比起无来由的同情更实际。、

2、振作起来
​这句话听起来也挺正面的,然而却是没什么用处的,甚至还可能让他们感觉更糟。与其以这句话为对方加油打气,不如单纯的陪陪他们,因为其实对对方而言能做到的话,他们早就振作起来了。


3、你必须为了孩子而坚强
虽然这计划同样是在试图提供安慰,但涉及到孩子,听起来可能会更具压力。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不稳,可能会敏感的想:“(她认为)我是个糟糕的家长!”


4、一切都在你的脑海中
心理病的状态万千变化,仅仅靠“一切都在你的脑海中”是无法说服对方摆脱抑郁的。相反地,他们可能会觉得更无力,连自身脑海中的想法都无法改变。

5、想想看,还有人比你更惨
也许你在试图换个角度看事情,可对方的感受不见得如此。这样的语言后面可能存在一个潜在的刺激,让对方延伸沮丧的心境。他们无法感受他人的悲伤,自己也不会因此而感觉好受一些。


要真正征服恐惧反应,一个人必须面对、接触并战胜恐惧心理。简单来说,采取具体的行动才是正确的方法。在特定时候,鼓励对方向专业人士如心理医师、辅导师甚至精神科医师寻求帮助,不失为一个更理想的协助方式。


0 Comments

加工食品=神经系统NO 1的毒药?

6/21/2018

0 Comments

 
Picture
​大家可要听好了——加工食品是神经系统的毒药!虽然人人的饮食习惯都不同,但现代饮食中超高%的食品正是加工食品,食物的营养早已经被剥光了,不但无法滋养身心,更会加重身体的负担。

身体各个器官系统为了排出加工食品中那些乱七八糟的化学物,可说是劳累的很呐……就此因为如此,体内的整体运作都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气质就包括了神经系统。

加工食品会破坏神经的组织结构,更会延申到感觉和情绪那一方面的问题。在很多时候,身和心是一体的,这也是为何当一些小孩吃了食品添加剂含量特别高的食物后,味觉会被混淆,情绪也会迎来特别明显的波动——过度兴奋、脾气暴烈等都是可能产生的现象。有鉴于此,希望大家多多关注饮食上加工食品的份量多寡,否则后患无穷。
0 Comments

让孩童学习外语,越早越好?

6/19/2018

0 Comments

 
Picture
​为人父母,总是为孩子在学习方面的各色事项操碎了心,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关于外语这一范畴,许多父母都会很困惑,究竟几岁开始让孩子学习外语才是理想的呢?从这一问题出发,父母们最担心的其实就是“迟了会不会来不及了”这一结果;关乎这一点,大家可要注意了——答案是反面的。

在国外有不少研究成果显示,孩子只要是在青春期之前学习外语,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会产生;相反地,如果本身的母语未学好,外语也会学不好,因此外语是架构在母语的基础上的。

此外,父母或教育工作者也需注意的一点是,母语的学习是孩子透过模仿来摸索而成的,但是外语多是又老师从发音、文法教起,不勤奋的话还真的会学不好;主要原因就是母语和外语的学习动用到的神经机制不同。

小结是孩子在幼年时期需先掌握好母语,后再学习外语,年龄大小并不是学习得好不好的导因,因此无需强迫过小的孩子学习外语;担忧孩子不尽早接触其他语言而在课业上“跑”输别人的观念需要马上改正噢。

0 Comments

如何对付来自大脑的【冲动】?

6/10/2018

0 Comments

 
Picture
欲妥善地应对各种来自脑部的冲动或是生气这一类情绪反应,难度根本没有想象中那样高。以4个英文字母出发,串成RAIN,教的即是——RECOGNIZE、ACCEPT、INVESTIGATE、NON-IDENTIFICATION。

RECOGNIZE:认知到冲动(或生气)的产生

ACCEPT:接收产生了冲动(或生气)的这项事实

INVESTIGATE:检查自己当下的身体有何反应

NON-IDENTIFICATION:不把冲动(或生气)欲自己画上等号,保持距离

坦然接受自己的冲动和生气的情绪,再将注意力放到身体的变化上,改变心境的成功率就会高出许多。在日常里头,想吃甜食、想抽烟的欲望涌现时,不妨试着这个RAIN的4种步骤,也能更有效地转移注意力呢。

0 Comments

咖啡因,ok or not?!

6/10/2018

0 Comments

 
Picture
​适量摄取来自于咖啡豆和茶叶的天然咖啡因,对健康是有帮助的。准确来说,咖啡因会增进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运作,增加大脑和身体行动时的能量。可必须时刻强调的是——适量二字是最大的关键。

摄取过量可能会引发其他问题,如容易焦虑、紧张兮兮等心理状况,也可能带来头疼、恶心等生理状况。此外,大家还需尽量避免摄取过量加工后的含咖啡因饮料,加工毕竟就是参杂了一些其他物质的过程,可在其他层面对健康造成威胁。

另外,在下午两点后,再不建议摄取咖啡因。因为我们的身体其实需要一些时间去代谢它,否则晚上就可能会引发难以入眠等不必要的状况了。倘若针对需要一些饮品来提神,专家的建议是茶饮,因为其咖啡因含量较低,对夜间的睡眠状况不具影响力。

0 Comments

你的大脑,累了吗?

6/10/2018

0 Comments

 
Picture
脑部的疲劳感若长时间持续不变,可能会变成一种慢性疲劳,引起神经衰弱等大问题。以下为大脑疲劳的12大征兆,大家不妨参照一番,确认自身大脑是否处于疲劳的状况:

1.头昏眼花
2.四肢乏力或是嗜睡
3.注意力不集中
4.记忆力下降
5.反应较为迟钝
6.出现恶心、作呕的现象
7.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
8.眼睛疲劳,总是失焦
9.难以入睡,多梦
10.说话颠三倒四,语句不通
11.理解能力下降
12.听力下降

越多征兆,表示脑疲劳的现象越显著。严重者可能会迎来多种身心疾病,须得尽快让大脑休息,调整其状态,否则后果可大可小噢。
0 Comments

阳光竟能影响我们的情绪?

6/10/2018

0 Comments

 
Picture
​That's correct!不晒太阳,忧郁问题即刻来……日晒不足,与忧郁症有着莫大的关系,着是基于我们体内天然的抗忧郁神经传导素血清素的制造量,是跟着日照走的。

基本上,如果我们日照不足,血清素的制造就会跟着不足,引起忧郁的情绪就是其后果。这也是为何在灰蒙蒙的天气中或是国外较少日照的季节里头,人们的心情会趋向郁闷、忧伤那一范畴。在国外,甚至还有些人会在冬天里得到季节性情绪失调的问题。

多数人会担心晒太阳促使皮肤癌的诞生,但其实适量的阳光是必须的。大家可参照专家的说法:日光照射不超过三十分钟的话,不涂抹防晒产品亦无妨。当然,请不要在中午时段在猛烈的太阳底下曝晒,建议在早上十点左右沐浴在阳光底下15-20分钟即可。

0 Comments

安神助眠OR盗梦扰眠?这些食物(饮料)你不可不知~

6/10/2018

0 Comments

 
Picture
​安神助眠OR盗梦扰眠?在晚间的餐饮时刻需多注意,摄取的食物或饮料也应慎选。
​
助眠代表:

1.香蕉
食用后能促使人体分泌血清素和褪黑激素,不但能够使人感觉快乐和放松,还能促进睡眠。

2.芹菜
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如维生素C、多种氨基酸、钙和磷等,其中的钙就可抑制神经兴奋,帮助入眠。

3.牛奶
喝牛奶时可以配合吃一些谷物,让牛奶中的色氨酸更好地进入大脑。色氨酸可以合成5-羟色胺,帮助促进睡眠。


扰眠代表:

1.辛辣食物
进食后可能会有“烧心”的不适感,因为辛辣食物对胃黏膜造成刺激的表现,如此一来便可能影响睡眠。

2.人参
需注意在饮用中药类茶水切勿加入人参,因为它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状况,亦可导致失眠。

3.酒精
酒精让人感觉头脑昏昏沉沉,仿佛较容易入睡,其实不然。酒精过量会妨碍身体进入深层睡眠的阶段,睡醒后身体会衍生其他不适感如头昏、反应慢等。
0 Comments

嗜糖如命者,小心咯!

6/5/2018

0 Comments

 
Picture
摄取过多的糖分,对健康的危害只会有增无减,不单止让体重上升,也会对脑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大家都知晓作出减少糖分这一项饮食范畴上的改变,可是糖分的确是很难戒掉的一种饮食喜好,也称得上是一种瘾头,让人欲罢不能。

逐步戒掉“吃糖”的恶习,方才是最理想的餐饮模式:

-先戒除最明显的糖分来源:汽水、含糖饮料。

-接下来得开始忍住想吃甜食的冲动,也得少吃烘培食品和相关的零食(可以学着把甜食留待特别时刻再“奖励”自己)。

-最后就算需少吃较为不明显的糖分来源,例子包括有包装食品、调味料、加工肉类、酱料等。此外,面包同样含有高糖分,建议改吃全麦面包。

-特别重要的一点是不要用代糖来取代糖分,代替对身体和大脑的伤害更大噢。

嗜糖如命者多不胜数,还请大家多关注此一状况,无论如何不得就此忽视之!

0 Comments

每个人都得学会的【专心吃饭法】!

6/5/2018

0 Comments

 
Picture
​
饮食可以主宰身体和大脑的健康,然而除了食材的平衡外,进食时候的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专心吃饭的好处可不少,简单的守则可运用于任何人、任何餐饮时刻,让你我吃饭也连带着让自己变得更健康。

-速度放慢,细嚼慢咽、耐心品尝就是关键。

-在开始前可以先闭上眼睛,让心思安静下来。也可以考虑在此时对食物表达感谢之意。

-更注意自己吃的动作和感受,如饥饿感有几分、进食的心情、食物的视觉和嗅觉、食物的口感等。

-留心自己第一次感到饱足感的时刻(这是吃得够过了的讯号),然后开始放慢速度或是不再进食。

好些人总是忽略饱的感觉,其实建议大家尽可能试着停下来,就算饭菜还没吃饭也不要过于执着噢。
0 Comments

最简单的活动法,大家一起走起来~

6/5/2018

0 Comments

 
Picture
​许多人都会在繁忙生活中拨不出时间来运动,对身心健康造成影响是必然的结果。针对于此,推荐给大家的是简单就可增加更多日常活动的方式——走路。

爱好运动者或会多以健走的方式来维系健康,可你我也不一定非得健走,任何形式的走路法都可行。实际上,走路可强化所以的主要肌肉群,骨骼密度也得以加强,甚至还可间接地让心情变好、记忆力更佳等。

为了能够设立更明确的目标来提醒和鼓励自己多走路,建议大家可买个计步器。从初期的一天两三千步,慢慢增加到一天一万步,身心健康绝对可以get。

大家也需注意自身走路的方式,以下便是一些小贴士供参考:
-挺直身子,不要往前倾。
-收紧臀部,腰杆才会更直。
-眼睛不要盯着双脚,应该往前直视前方约六公尺处。
-肩膀和脖子应当放松。
-双臂应贴近身体轻松摆动,自然就会形成一种节奏。

走路的好处特别多,且还不需要花钱、不需专业的训练和仪器,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以走,何乐而不为呢?

0 Comments

久坐不动,健康不再!

6/4/2018

0 Comments

 
Picture
​久坐不动,其实是一项人人都会犯的坏习惯。或许大家并未察觉到久坐的坏处,但从一些实例中我们得到最实在的认证,如长期卧床的病人,肌肉会大量流失,情况与太空人相似,他们的身体会在不自觉中提早老化,而牵引着问题之关键要素的就是缺乏对抗地心引力的活动。

人们应当经常与地心引力互动,最简单的做法就是从坐姿站起来。这即是最佳的方式,别无其他秘诀,仅仅是站起来而已。大家在工作时分总是久坐不动,以下的贴士或许可以帮助到你噢:

-如果工作必须久坐,试着改坐没有扶手的直背椅或是没有椅背的凳子。

-一小时内站起来数次(每隔十五、二十分钟一次),可以设定计时器来提醒自己。

-坐下来之趋可以慢慢地做几次深蹲的动作。

-调整以下办公空间的布置,例如把电话和一些文件放远一些,逼迫自己站起来拿。
0 Comments

    Categories

    All
    习惯
    其他
    小孩
    情绪
    成人
    睡眠
    营养
    运动

    Archives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RSS Feed

Location

【脑健康达人】网站资讯与文章之免责声明如下:
本网站中的各文章由编辑尽其最大审慎提供信息,但不对内容之完整性和及时性做保证。因此,读者有义务自行专业地或委托专业人士对所有内容在其预期用途中的适用性进行检查。此外,如有侵权图片或者侵权的词语、语句,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

Contact Us

    Subscribe Today!

Submit
  • Home
  • About
    • Credential
  • Service
    • Brain Mapping
    • Clinical Neurofeedback
  • Testimonial
  • Media
  • Contact
  • Blog
  • Event
  • 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