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食品如何帮助心理健康?五类营养物质不知大家是否知晓,食物其实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帮助我们促进心里健康: 在水果、蔬菜和全麦类食品中,发现的复合碳水化合物,可以为大脑细胞提供燃料。不同于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含糖饮料和零食中富含)释放葡萄糖的的速度,会出现峰值和低谷,复合碳水化合物会将葡萄糖缓慢释放到身体系统中。葡萄糖量的高低波动,会降低幸福感,并且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色彩鲜艳的水果中富含的抗氧化剂,可清除自由基,消除氧化应激,并且减少大脑炎症。这会提高大脑中让我们感到心情愉快的化学物质含量,让我们情绪高涨。 鱼类中含有的Omega 3和蔬菜中含有的维生素B,也可帮助大脑产生更多让我们感到高兴的化学物质,同时也可帮助预防痴呆症和抑郁症。 在酸奶,奶酪和发酵品种发现的益生菌和益生元,可以提高肠道中数以百万的细菌活性。这些细菌产生的化学信号反应在大脑中,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对压力的反应。研究表明,益生菌和益生元与抗抑郁药在相同的神经通路上发挥作用,从而减少抑郁和焦虑,使人们感到更加快乐。 转换健康饮食习惯会发生什么? 澳洲的一个研究小组最近进行了一项针对56名抑郁症患者的随机对照实验。在为期12周的时间内,31名参与者接受了营养咨询,并将曾经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改为健康饮食。其他25人则继续保持原有的饮食习惯。参与者在试验期间使用的抗抑郁药物和谈话疗法不变。 在实验结束时,健康饮食组参与者的抑郁症状得到了显着改善。大约32%在心理测试中得分很低,不再符合抑郁症的标准,而对照组的数据则为8%。 另一个研究小组也做了相同的实验,实验结果类似,同时对近期所有关于饮食模式和抑郁症的相关研究回顾评价,也支持该结果。该评价发现,在41项研究中,坚持健康饮食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比吃不健康食品的人低24%到35%。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改善饮食习惯可能是一种经济且有效的抑郁症辅助治疗方法,同时也可以降低患精神疾病的风险。 资料来源:大纪元
0 Comments
![]() 在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显示,如果人体大脑深处不断经受压力则会提高患心脏病的风险。 这项研究调查了300人,发现大脑深处区域(相当于杏仁核处的地方)感受到的压力活动越高,人就越可能得心脏病。现在的研究发现,紧张和压力与吸烟和高血压一样是触发心脏病的诱因。因此,心脏病专家说那些经常感受到压力的人应该得到如何解决压力问题的帮助。 人们早就知道精神压力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但人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现在发现人脑深处负责情感区域的部分,比如恐惧与愤怒等情绪如果过分活跃,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增加心脏病的危险。研究人员还发现,当大脑的这一区域活动增加就会给骨髓释放一种信号,使其产生额外的白血球,这些过多的白血球会导致动脉发炎,继而会导致心绞痛、中风或是触发心脏病。 此外,如果人的压力越高,其身体发生炎症的机会就越大。因此,减压不仅只是改善人们的心理状况。 资料来源:BBC.COM ![]() 焦虑是一种不愉快,且令人无法放松的情绪感受,影响着人的工作与生活。事实上,有些食材能令人拥有好心情,有效帮助缓解焦虑情绪,提升抗压力。哪些食物可以抗焦虑呢? 营养师表示,现今有愈来愈多的研究结果显示,饮食对于情绪确实有某些影响。而食疗也可说是一种最健康、最自然,也最方便的治疗方式,所以选择正确的饮食,也是对抗焦虑的最佳方式之一。郑莉云提供5大类的抗焦虑的饮食: 1.全麦餐点 碳水化合物能提示大脑,以产生更多的血清素。由于血清素与人的情绪有关,当血清素分泌不足或功能不良时,就会焦虑悲观等心理问题。因此建议常吃全麦的餐点,全麦面包、面条、大麦燕麦片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2.豆类制品 当人体内的镁不足,会引发因压力而造成的头痛与疲劳,所以建议日常多吃一些豆类、豆类制品、核桃、栗子、杏仁等镁含量高的食物。 3.维生素C蔬果 经由研究证明,人体内丰富的维生素C能减少压力荷尔蒙的水平,同时加强免疫系统,也能使工作紧张而血压高的人,降低血压而有效恢复正常。建议日常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与水果。 4.乳酪、起士 经由研究证明,钙质的多寡与焦虑、情绪波动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平日多吃一些乳酪、起士、牛奶等钙质高的食物,而睡前喝一杯温热的牛奶也是降低情绪不安与失眠的好方法。 5.亚麻籽、酪梨 经由研究证明,ω-3脂肪酸能防止压力荷尔蒙激增,降低情绪障碍的发生。因此建议每星期至少吃2次鲑鱼、鲭鱼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鱼类,还有亚麻籽、酪梨、橄榄油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资料来源:大纪元 ![]() 现代越来越多的孩童、青少年,甚至年轻人抱怨自己的生活愈来愈失控,焦虑、抑郁的情绪暴涨。那么如何从这样的困境中走出来,能够积极地主导人生呢?其实,很多人缺乏人生自主性是从孩童时期就开始了,而父母却起著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畅销教育书籍《自主性儿童》(Self-Driven Child)中提到:为了孩子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性。许多家长从家庭作业到结交朋友,坚持对孩子大事小事严格控制的教育方式效果并不好。该书作者威廉-斯蒂克斯鲁德(William Stixrud)博士建议家长:停止充当孩子老板或经理的角色,尝试“顾问”一角。 通常,孩子只有感到能够主导自己生活并获得他们想要的人生方向行走动力时,才可真正实现“自主性”。 神经心理学专家斯蒂克斯鲁德在过去三十年中,一直向不同的父母和孩子给予生活心理咨询。很多家庭向他抱怨:“我憎恨家里晚餐后的时间,因为那简直是‘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的导火线往往是因为孩子学校的作业,毫无意义的争吵将孩子与家长对立起来。他经常建议家长更换用词:“我能否帮上你的忙?”把自己当成孩子的顾问,尊重孩子,让孩子认识到这是自己的作业,自己完成,父母只会在旁协助。 父母可以设立协助的时间如下午6:30到7:30,然后对孩子说:“我不会与你争吵,我很爱你,我不想争吵。这是你的活儿,我相信你可以自己完成,然而我会协助你。”这时,许多家庭表示,家庭气氛瞬间降温。 “放开手”对许多焦虑的家长来说非常困难,他们焦虑孩子的成绩、能否上精英大学、找到好工作等等。他们误解获得成功的途径太狭窄,好像孩子稍有偏离就全军覆没了,其实非然。 斯蒂克斯鲁德说,多种研究显示,孩子上大学和今后在经济上或专业领域的成功与否并不“挂钩”,甚至与孩子今后人生是否获得满足与快乐也毫无关联。他认为家长不惜任何代价让孩子上最精英的大学才有前途的理念是错误的。现实是,我们不能“逼子成龙”,只能逐渐培养孩子的主动性,根据其兴趣选择努力学习的方向。 斯蒂克斯鲁德在自己的孩子读小学时,就做过很多研究:学校成绩与日后成功几乎没有关联。他对孩子说:“我乐意看你的成绩单,但我不看重,我更看重你努力发展自己——努力成为一名学生,更重要的是努力地成长,拓展人生,如果你想成为运动员或者音乐家,或其它你认为重要的,那么我会更重视你的这些理想,因为这是你自发努力的动力,它将使你获得成功,而仅靠学校成绩并不能。” 斯蒂克斯鲁德的女儿上高中时,他曾对女儿说,如果你的学校成绩拿了C,我将给你一百元的奖励。斯蒂克斯鲁德说,这是为了让孩子知道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成功,一时的挫折并没什么。后来,斯蒂克斯鲁德的女儿获得名牌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 同样地,斯蒂克斯鲁德的儿子小学成绩并不理想,甚至难以毕业。斯蒂克斯鲁德采用相同的办法鼓励他。他从不监管他的学校作业,当儿子没做好时,只是给予一些建议和帮助,通常孩子都会接受。他认为应启发孩子如何学习,杜绝社交媒体和电脑游戏,充分利用在家的时间,从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后来儿子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成为成功人士。 斯蒂克斯鲁德提到,一位专门研究青少年学习专注动力的科学家瑞德.莱森(Reed Larson)的研究结论是:如果孩子投入到其喜爱的事物中去,就会开发其脑力,提升专注力、活力、动力而且没有压力。所以,给予孩子自主性,让孩子找到感兴趣的专业和努力学习的方向,给孩子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就可教养出一个快乐的孩子。 资料来源:大纪元 ![]() 长期压力下的人,其大脑和免疫系统之间会产生怎样的联系?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小鼠反复耐受压力后,脾脏中的大量白细胞会给大脑传送消息,导致行为敏感化,而引致焦虑。研究人员相信,此结论也可推及人类。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这项研究,是11月13日在圣地亚哥举办的神经科学学会年会(Neuroscience 2016)上提交的,得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资助。 主要作者——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生丹尼尔‧麦金(Daniel McKim)说:“我们发现,心理应激反应后的慢性焦虑,可能与脾脏中的免疫细胞有关。我们的研究强调,免疫系统或可成为精神疾患治疗的新靶点。” 麦金与该校的一位动物行为学家及另一位神经学家合作,通过研究在群落中经历“反复失败”的动物,试图解释免疫力和压力二者间复杂的彼此作用,以期改善耐受长期压力的人们的身心健康。 三位科学家发现,小白鼠在遭受压力之后,其免疫细胞的变化会持续大约一个月。他们表示,压力似乎会促使干细胞从骨髓跑到脾脏,在那里变成白细胞或单核细胞,并发生增殖,随后脾脏就装满了炎症细胞,“变成个压力存储器”。 实验中发现,小白鼠的脾脏与经受长时间压力后的“敏感化”密不可分,这种“敏感化”会导致焦虑、抑郁和其它认知问题。 研究者还表示,焦虑对于生存也许是件好事,但当人体这一系统被过度驱动时,就会发生问题。该研究成果也让他们对“拼凑出大脑和躯体进行双向沟通的细节”具有信心。 资料转自:大纪元 |
Locatio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