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不少的人有过这样的经验,趴在桌上午休,刚入睡没多久,身体就突然“剉”一下而惊醒;或是在床上睡觉,才躺下一会儿,身体竟不自觉得大力抽动一下,就此惊醒。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睡觉时肢体此类型的抖动呢? 关于这个身体秘密,有专家认为是所谓的临睡肌跃症(hypnagogic myoclonic jerk),就是刚入睡时身体猛然一抖,而且通常会伴随着一种跌落或踏空的感觉。这个生理性不自主动作的发生,就是大脑误以为坠入梦乡的讯息是真的要“坠入”哪儿,大脑的反应就是把绷紧肌肉重新取得平衡,所以会导致身体突然剧烈晃动一下,甚至惊醒,通常出现在比较劳累或精神压力大的时候。 此外,想睡觉时,脑中会分泌许多血清张素;此种神经传递物,与睡眠、记忆有很大关系。有些人做梦常梦到走楼梯一脚踩空,通常是刚入睡时会做这个梦,其实这就是肌肉突然放松之故。 另一说法是,当进入睡眠状态时,大脑皮层就会抑制四肢肌肉的活动,但是这时候肌肉神经会有一些自发的运动,加上睡眠状态时,人体内的血液循环较慢,小小的肌肉神经运动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偶尔发生是属于正常现象,别太在意,但若过于频繁就该去看医生。 资料来源:中时电子报
0 Comments
![]() 长久以来,许多专家和学者一直在寻找造成失智症的原因,并不断探究失智症与大脑的关联性。对大脑可造成重要影响的元素有很多,如今亦有研究指出肠胃功能其实也是影响失智与否的重要因素。 其实在目前已知的防失智、活化大脑的方法中,饮食是其中的main point。人们可以透过饮食来预防,包括食用坚果、深海鱼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而肠胃对于大脑的关系是什么呢?肠胃是消化吸收器官,将食物转化成小分子的营养素供身体所需,因此肠胃道会接收来自外来的毒素以及体内产生的毒素,为了避免毒素入侵体内,肠胃也扮演着防卫兵的角色,借由肠胃道的菌种,诱导免疫系统发展。 肠胃又被称为第二个大脑,分布着许多神经汇集,并传送讯息给中枢神经,而大脑血清素的制造,大多是透过肠胃道对大脑发出的讯息,并透过肠内菌丛传送到脑部,因此许多研究发现大肠激躁症、忧郁症、焦虑症、慢性疲劳等身心疾病,都与肠胃道的运作有关。 研究指出若肠胃道功能失调的话,就会影响脑部运作,并使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紊乱,长期下来恐是造成大脑萎缩或退化的原因;当肠胃不健康破坏肠胃的益生菌丛,造成身体毒素累积、免疫力下降,就会造成过敏、感冒等情况,所以肠胃保健非常重要,肠胃保健首重饮食均衡,并保持三餐定时、规律运动、多喝水的习惯,也建议定时做肠胃健检,掌握肠胃健康状况。 资料来源:中时电子报 ![]() 有时候,我们会突然觉得身体很不舒服,但却并非真正的生病,即便去看医生也没能改善这时而出现的不适感?!这些身体上的不舒服之具体的例子是心悸、头晕、全身冒冷汗、腹部绞痛等;造成这些反应的源头除了病理上的基本问题外,其实有极大的可能是身体对生活上的压力引发了压力反应。 紧张、焦虑就是生活压力造就的情绪反应,却能够强烈至迎来更多的生理反应,着实惊人!或许大家始终会将相关的不适感归类于病理问题,可其实许多状况都是有理可循的,例如: -心悸是压力荷尔蒙让心跳加速的结果、头昏是压力引发高血压所造成。 -有些人压力过大就会说不出话来,或许就是因为压力荷尔蒙造成肌肉紧绷,气管不顺,说话时便好像喉咙被卡住一样,特别难受。 -另外,有些人会因压力而造成腹部不适的问题,比如压力荷尔蒙把消化系统关闭,便有可能引发胃食道逆流的状况。 欲消减压力反应对于身心的影响,人们应当做的事让饮食去平衡血糖,紧接着便是寻找出可以减缓生活压力的方法;每个人消除压力的方式都不同,但若是被压力严重影响到日常,还请勇于寻求外在的帮助,家人、亲友甚至是跨出safe zone寻得专业人士、心理医师等的协助才是最理想的选择。 ![]() 胖,竟然会“传染”……没错,美国芝加哥洛约拉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你身边得小伙伴肥了,你也会跟着一起胖!”,此项研究共对近20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一个体重超标的学生,如果交了一个瘦朋友,那他日后瘦下来的可能性达到40%。 其实除了zhe'xia这项研究外,早在2007年,哈佛大学医学院也做过类似的研究。研究小组对有紧密社会联系的12067人,分3组进行了32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在固定时间内,如果调查对象的朋友变胖,那么他本人变胖的机率增加57%;可若是调查对象的兄弟姐妹或配偶变胖,他变胖机率将增加40%或37%。小结论便是——如果他有一个极其亲密的胖子朋友,他变胖的几率会增大3倍! 究竟这样的研究结果是不是你我身边现实中的境况呢?这个问题的源头其实是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肥胖会传染?说实在的,朋友对每个人的生活步调都起着特别关键的影响,特别是饮食习惯。比如你身边有个胖朋友爱吃火锅,每次上外出必点,你多多少少也会沾染上这个习惯。此外,肥胖最主要的原因是多吃少动,胖子通常不爱运动,常和胖朋友在一起,也会慢慢受影响。 当然,我们也不能就此判定自身若是跟胖子做朋友就一定会变胖。如果你坚持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不仅自己不会变胖,说不定还能让肥胖的朋友们减肥成功。形塑美好身段,关键始终在自己身上,你我需要一定的耐心和自律。 ![]() 相信人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感觉:夜已深,你本该30分钟前就睡着了,但还在刷着手机看些无关紧要的资讯,又或是早前没有处理的一封工作邮件需要处理……你本该去睡觉,但你就是没有睡。 无可否认的是对很多人来说,睡觉拖延是一个司空见惯的问题。几年前,心理学家们给这种行为起了一个名字——“就寝拖延”,但对其原因还缺乏共识。提出这一术语的荷兰研究小组认为原因在于自我管理能力差;而另一个阵营的心理学家最近提出,生理时钟——我们在一天某个时间醒着和睡觉的生物性偏好——可能会更好地解释就寝拖延。 随着就寝时间临近,生物学和自律都在同时扮演着重要角色。就寝拖延的情况是,你可以随时爬上床睡觉,那么,是什么阻止了你?有部分心理学家猜测,不愿意减少晚间放松活动无疑起到一定作用。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是,从沙发上起来到上床睡觉前,还有最后一些琐事要做。研究人员提出,晚上提前一点把这些琐事完成,可能是避免就寝拖延的一个办法。 此外,我们已经认识到一个人的睡眠和清醒周期是根深蒂固的。有些人天生晚上比别人更精神,而且有此苦恼的不仅仅是“夜猫子”;我们大多数人不得不在生物钟准备好之前就起床去工作。这样一来的结果可能是就寝拖延。德国乌尔姆大学的心理学家雅纳·库内尔与其团队为了弄清我们的生物钟是否在就寝拖延中发挥作用,他们请108人填写问卷,以确定其睡眠类型和自我控制的总体能力。然后在一个工作周,人们每天早上报告他们前一天晚上是否推迟就寝,晚上则填写另一份问卷,以衡量他们在那一刻有多少自控能力。 研究人员发现,随着这一周时间慢慢过去,“夜猫子”就寝拖延的可能性减少。这可能是因为,经过几天努力准时入睡,他们累坏了因而更容易倒头就睡。因此,库内尔说,这一结果更能说明某个人什么时候最可能拖延就寝,而不是从总体上说明哪种睡眠类型的人拖延就寝最多。 无论如何,生物学和心理学上的自律都是极致重要的;如若可能,还请大家为自身的健康多思虑,不要变本加厉地拖延就寝时间噢。 |
Location |
|